尤其适用于以下患者
- 住院患者
- 治疗不佳患者
- 反复发作患者
- 易发作副作用患者
- 难治性精神疾病
-
经验用药
推荐适宜用案
-
经验用药
推荐适宜药物用量
-
不确定
可针对性避免和预防
-
较高
较低
-
缺乏客观证据
提供遗传学证据
-
缺乏客观证据
提供遗传学证据
-
相对较高
相对较低
上海医学检测中心业务主要包括医药制造、医疗服务、健康体检、高端健康管理及促进等,在拓展对医疗机构的全方位商业服务的同时,延伸对个人健康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,并针对群体健康管理公司提供管理方法。市场覆盖了江浙沪地区,并以此辐射全国。
-
病例一患者基因型如何影响药物?
患者男,19岁,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,奥氮平逐渐加量至20mg/d,联用氯硝西泮改善伴发焦虑。然而患者对治疗无应答,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内持续存在显著的精神病性症状。此外患者体重增加了3.5Kg,并出现了血脂及血糖异常。此时患者接受了基因检测,提示为奥氮平快代谢者。专家立即改变方案,没有继续追加奥氮平的剂量,而是换用了阿塞那平。一种相对较新的APD,患者病情显著改善出院,数天后即重返校园。
讨 论
CYP1A2酶超快代谢导致奥氮平未达到治疗所需的血液浓度,可能患者对奥氮平治疗无应答的原因。然而CYP1A2的这一块变异并不影响阿塞那平的血液浓度—该药精油葡萄糖醛酸转移1A4代谢,而非CYP1A2,这样一来,阿塞那平带来了显著的治疗应答。
-
病例二患者基因型如何影响药物毒副作用?
患者女,51岁,因多疑敏感,孤僻懒散入院治疗,临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,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,治疗量为1mg/d,2次/天,患者有时出现不适体诉,胸闷、心慌、体检和心电图检查无异常。基因型检测提示:患者CYP2D6*14/*10型。患者饮食良好、睡眠佳、幻觉、妄想消失、情绪稳定、情感反应协调,一直活动可,能与病友交流,生活自理,有部分自知力。
讨 论
利培酮临床反应个体差异较大,常见椎体外系反应(EPS)等不良反应。CYP2D6酶是利培酮代谢的主要酶,慢代谢型(PM)和中间代谢类型(IM)导致利培酮血液浓度升高,不良反应风险增加。